稻縱卷葉螟用什么藥 發生規律是什么?-技術支持
稻縱卷葉螟又稱稻縱卷葉螟和包蟲病,是水稻生長期的主要害蟲。摘要:本文從稻縱卷葉螟的危害談起,介紹了防治稻縱卷葉螟的藥物。稻縱卷葉螟又稱稻縱卷葉螟和稻棘球絳蟲,是水稻生長期的主要害蟲。摘要:本文論述了稻縱卷葉螟的危害,介紹了防治稻縱卷葉螟的藥物,以及稻縱卷葉螟的發生規律。稻縱卷葉螟的危害:這種害蟲以幼蟲為害水稻,葉片變成縱苞片,藏身其中,吃上表皮和葉肉。癥狀是受傷的葉子上只剩下白色的下表皮。當稻田蟲口密度較高時,可見到白蛉,嚴重影響水稻正常生長和產量,可減產2-30%或重可達5-60%。防治稻縱卷葉螟用什么藥比較好?各地農技人員通過調查研究,篩選出一批防治稻縱卷葉螟的安全藥物,可供各地借鑒。分別是:5%銳勁特懸浮劑、5%銳勁特懸浮劑、20%三唑磷乳油、35%穗豐、35%縱卷清可濕性粉劑或40%新農保乳油等。分蘗期每百叢稻有20頭幼蟲或畝產新芽3000頭,孕穗期前后有15頭以上幼蟲的地方,要及時使用并噴施。稻縱卷葉螟的發生規律。稻縱卷葉螟具有典型的遷飛習性,其發生依賴于東亞季風。蛾類由南向北逐代遷徙,一年發生5次左右,發生期由南向北推遲。稻縱卷葉螟的生長發育喜高溫高濕。適宜溫度22-28,相對濕度80%。主要危害世代持續29-38天,其中幼蟲持續15-22天。成蟲喜歡在綠色茂盛的稻田里產卵。產卵期3-6天,多在夜間產卵。一般幼蟲藏于苞片內,以上表皮和葉肉為食。一條幼蟲一生可為害5-7片水稻葉片,很多達到9-12片。5齡以后幼蟲食量較多,占整個幼蟲期的50%以上。防治稻縱卷葉螟應注意什么?知道控制時間。一般從卵孵化結束到幼蟲幼期(1-3齡)進行防治。稻縱卷葉螟幼蟲長大后,其表面會覆蓋一層蠟質層,并且隨著蟲齡的增加而變厚,使藥液難以進入蟲體內。2.了解防治對象。稻縱卷葉螟的發生與氣候條件密切相關。適宜的溫度和高濕度有利于成蟲產卵、孵化和幼蟲存活。因此,適宜的溫度、多雨的天氣和有露水的高濕度有利于稻縱卷葉螟的發生。部分專業知識轉自網絡。